Sunday, July 21, 2013

Haydn The Creation : 海顿的《创造颂》 笔记

离开大学生活的自己反而变得真正叛逆起来,认真工作,心底深处总带着一种不真实的平静,带着某种不务正业的心情,用比以往多80倍的任性挥霍我的时间,参与我心向往之的事物。“论文没写完”、“书没看完”、“日记部落格文字没写”等等借口被我制成书签暂时搁在书页中,某些焦虑感也是,我知道都是未解的结。然而,解或不解,其中的距离有多远,我仍旧迷惑着。

问我工作的一个好处?我会说不要愧对上司对你的期待,做好甚至超越能力与本分之后,玩乐不该再是于罪恶感中进行的,它该是生活的一部分。以往的足不出户虽亦能知天下事,但是书面上对美的领会与经验世界对美的碰触,这期间的距离还是老老实实地横在那里。否则,流浪者之歌里的Siddhartha为何会选择放弃跟随佛陀,最终选择继续走自己的路。别人的真理即便是独一唯一绝对的真理,但自己未曾跟随自己的心念走一朝,心不死,还白费了肉体赋予你的时间。我还是时时有种罪恶感潜伏,不知何为,但暂且忽略之。

你走不了的路,留给我,我该满足你的期待,还是我自己的?隔着。

所谓的叛逆便是玩。戏无益,但怎么办?现在的我满脑子就是想玩。玩具是做另一个自己、做自己曾经说那是浪费时间的一切,比如答应朋友的邀约,答应一场音乐会的邀请,赞成一个聚会的举办、接听一个半生不熟朋友打来但是要通话10分钟以上的电话、读一堆似乎不实际、对学业或事业没有什么帮助但是自己会快乐的书、和朋友闲话家常、不事生产的一个晚上。我突然拥有很多,很拥挤,也很多人,虽然偶尔找不到自己。




话说昨晚继摇篮手聚会后,又为自己找得乐子,去听海顿的神剧《创造颂》(Haydn The Creation)。打从在教会里得知鲍以灵老师今年圣乐节的神剧消息,就在自己的Planner里记下了活动日期,满心期待。然而自己对古典乐所知近乎零,所以出席海顿《创造颂》前,也出席了鲍以灵老师的赏析讲座。我没有参加音契,但是曾经在教会里听过鲍老师讲道,我喜欢她。她是一个严肃,对事对物对音乐对真理对知识有严格要求的人。更重要的是,我喜欢她谈及任何有关审美的事情,也因为她对美的领受和追求而深深感动。我知道,那种精神境况下的人,多严肃严格或骄傲的一个人,在艺术与美之下,都是谦卑温柔的孩子。

鲍老师在海顿《创造颂》演奏会之前教导的赏析课程费时5个小时,她竭尽可能地教导,但是音乐本身与这部作品有太多值得讨论的地方了,5个小时远远不足。而我,像渴慕果糖的孩子,在她的讲解中贪尝快乐的甜味。

 海顿、莫扎特、贝多芬是18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20年代维也纳古典派的重要代表。海顿(Franz Joseph Haydn) 更是继巴赫之后的一位伟大器乐作曲家,也是古典音乐风格的创始人。他在创作上较有成就的领域是交响乐、四重奏和清唱剧。而《创造颂》是海顿清唱剧中的杰作,与《四季》(The Season)同是海顿晚年伟大创作的重要代表作品。

海顿《创造颂》的歌词创作材料主要是根据《圣经》〈创世纪〉和英国诗人John Milton的史诗——《失乐园》(Paradise Lost)改编创作的。剧中的主要人物是3位天使长:加百利Gabriel(女高音)、尤利尔Uriel(男高音)、拉斐尔Rapheal(男低音)、亚当、夏娃以及众天使(Choir)。《创造颂》的文本结构分3部分(34首分曲):

Part 1: 叙述上帝创造世界的前四日(创世纪1:1-19),(创造了光、昼夜、蔬果植物、光体),另有13首分曲。
Part 2:叙述上帝创造世界的第5与第6日(创1:20-31),(分别创造了海里的生物与陆地上的活物),另有15首分曲。
Part 3: 伊甸园里的亚当与夏娃,主要是亚当夏娃之间爱的盟誓、彼此述说爱情以及天使们的祝福,另有6首分曲。

《创造颂》的内部演唱形式则是如此安排:Recitative (宣叙调) ——> Arial (咏叹调)——> (Choir)重唱 / 合唱。鉴于宣叙调(半唱半叙述)叙述的理性要求,其歌词内容多取自《创世纪》第一章, 而《创造颂》抒情比较重的部分,如咏叹调和天使颂赞则多取材John Milton的《失乐园》或圣经诗篇、赞美诗的意译文字。这间中,海顿在Tone Painting、乐器选择、调性的处理、演唱(独唱、二重唱、三重唱)的处理也是十分讲究谨慎的。比如在这首《创造颂》里,海顿喜欢用D Major来表达上帝、形而上的介入,表达或高贵、高尚、高昂的情感,然后Bb表达低于神的,比如地面或人类等。再或者在这部神剧Oratorio里第3部分,谈及伊甸园人类始祖——亚当与夏娃时,海顿进行伊甸园的空间描绘以及将亚当夏娃带出时,E Major首次出现,表现了一种稳定、和谐美好的感觉。

海顿在神剧里大量使用Tone Painting,如第一部(part 1),海顿用音乐来描绘上帝的创造物,为序幕(The Representation of Chaos) 原本混沌无序(meaningless + orderless)的宇宙制造出上帝创造光、昼夜、蔬果植物、光体之后的空间感。比如唱及第二天的创造时,海顿便用了乐器和音乐描绘种元素,如暴风、闪电、冰雹、雨、雪花、风等。(在这里,我最喜欢雪花的乐声,有一片一片滑下的感觉,而且每一片雪花的形状都不一样


事实上,对于像我这种不懂乐理的人,我在听的过程里都不太能分辨出乐器的使用。但是从音乐的演奏、歌词还有3位天使长的演唱,要想聆听音乐的美丽对任何人而言还是绰绰有余的。我尤其喜欢这次神剧的女高音,她不单是具备演唱技巧,最重要的是她的Facial Expression,还有就是把感情的部分处理很好,她大多唱咏叹调。咏叹调原来就很美,带有感情的颂赞之声就像质感和层次感很好的寿司,歌词像米粒、歌声和音乐像紫菜,绵密着送入口中,Delicious.(写着写着或许饿了,笑)。海顿开始清唱神剧之前,非常推崇亨德尔。作为一个有名望的音乐家,海顿去听亨德尔的《弥撒亚》感到震撼,从中得到许多音乐的思想撞击和领悟,谦卑地说亨德尔是所有人的老师。然而在清唱剧的处理上,相较于咏叹调,亨德尔比较注重合唱的部分,而海顿则更注重咏叹调。听了这位女高音独唱咏叹调所表现出来的优雅、美丽,这个点上,我支持海顿多些,觉得Solo的咏叹调更能吸引我,聆听的期待集中在一个人的表现上。(而且,这女高音在唱一些滑音或拉音的处理上,我总会想起白雪公主在森林和小动物一起唱歌玩乐的情境,就是那种很真善美的感觉)

许多人认为神剧的序幕处理是海顿最成功的地方。这个无可否认。但是我自己则最喜欢《创造颂》里的第三部,The Adam & Eva's Mutual Love. 我自己觉得这个部分更为人性,因为人与人之间的相爱而美丽。第三部的叙述话语比较抒情浪漫,具有田园诗的情境。海顿在第32分曲中采用亚当夏娃二重唱的方式表现出人类始祖在伊甸园相互爱恋的情境以及朴实真挚的爱情。在圣经里,伊甸园是乐园,是完美的天堂、是上帝的祝福。而我觉得乐园之所以是乐园,它之所以美丽,乃是因为爱的存在。在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空间的塑造与存在还是为了装纳人类。所以鲍老师说有了空间,然后有了人类的共鸣,有了共鸣便有了音乐的颂赞。而上帝创造的圆满因人类的出现、和睦而达到高峰。一切事物的美丽也因为有了彼此而入目成愉悦。

另外,第三部分关于亚当与夏娃的部分 ,其中歌词的内容表达也看出圣经对于男女之间婚姻的旨意。比如亚当的唱词(原文是德文,这里引用的是英文):

Our duty we performed now, 
in off ring up to God our thanks.
Now follow me, dear partner of my life!

Thy guide I'll be, and ev'ry step
 pours new delights into our breast
shews wonders ev'ry where.
Then mayst thou feel and know
the high degree of bliss
the lord allotted us
and with devoted love
his bounty celebrate,
come, follow me!Thy guide I'll be.

亚当向夏娃说出人类需要担当的责任,也几番提到:“come follow me! Thy guide I'll be”,这里还是彰显了圣经的教导,男人是家庭领袖的概念。而男人是女人的尊严与幸福 (Eva: my pride and happiness).

 在海顿这首《创造颂》里,海顿没有按着《创世纪》提及人类犯罪后。他的创作只是集中在描述上帝创世的作为、其原来美好的心意与祝福。这样的集中使得这不创作可以在明朗美满中结束,整个音乐的演奏集中在愉悦美好的情感递送。然而在这首《创世纪》的最后一首宣叙调里,海顿还是留下了人类将会犯罪的伏笔,而犯罪或不犯罪的中间是一个选择:
O happy pair, and always happy yet,
if not, misled by false conceit,

ye strive at more, as granted is,
and more to know, as know ye should!
快乐的恋人啊,你们会永远快乐下去,
如果没有虚假或误导
你们应该更应该努力,依照所赋予的
知道更多,你们应该更加知道

这一段我想比较多,这其中有祝福,但更多是警告的意味,嘱咐着人类的警醒以及更多地明白上帝的旨意。当然期间还涉及更多神学观的事,不想多作讨论。


「要用琴歌頌耶和華,用琴和詩歌的聲音歌頌祂。用號和角聲在大君王耶和華面前歡呼」(詩九十八5-6)。

敬拜神学中,透过音乐来敬拜赞美上帝该是音契的最大使命。

但是鲍老师提到许多关于语言与音乐的关系,谈到语言使用的日益简化、不具诗意最终连带影响音乐的发展趋势。那也是她丢给我们的其中一个问题。

这部神剧可以从好多面向讨论(神学、哲学、音乐、文学、阐释学)一个好的作品就是如此,经久不衰。所以鲍老师讲解的时候总是超时。好,我们会谅解的,虽然会忍不住小小地打瞌睡了一下(笑)。

P/s: 后来发现大部分的资料都将Haydn' Oratorio The Creation翻译成《创世纪》,但是我还是比较喜欢依照鲍老师的,用《创造颂》。因为觉得这是一部颂赞上帝作为的作品,也因为不想与圣经的《创世纪》等同而混淆,还是觉得《创造颂》比较适合。





Sunday, June 9, 2013

日常

陽光未瘦,雨,即借以傾盆之勢襲來。

你自高樓一間辦公室步入電梯,鐵箱在大廈的胃部直通而下。鐵,自是冰冷,但無人的電梯寧靜祥和,以至於你剎那以為世界從此被錯置於喧囂難入的聖地。那麽若果靜寧將是冰冷,你或是願意擲開沸騰騰的溫熱,哪怕溫熱的愛和溫柔曾經有你極美的盼願。如此,肉軀懸浮半空,思緒忽悠忽悠地想,雖是半刻不計的時限,恍若千年。鐵箱著地,你竟然因著回到地面,心中小有竊喜。可不是?不著邊際地思考總是離存在本身很遠,離空無寂寥很近,很近。近得你常常獨自一人怖懼卻無法言說,不承擔世界,卻承受著比承擔一座世界還要沈重的。

走出大廈,立時可感大雨的來勢洶洶,即便屋瓦蓋頂,雨水四濺起來,你必然無可避免地必須沾染它的霸焰,囂張而跋扈。其氣焰,雖非觸膚灸疼,然冷濕的舔吻,近乎不著痕跡地纏上你,卻更是難受,惹人厭煩。許是心中貪憎愛惡、焦躁難安亦是如此,不知緣起,便無從泯滅,註定心神勢必於生生不息的繁啟枯榮中被啃食噬咬。除非你安於成為日子的困獸,順其規律而終老,主宰賞你一生年日。除卻柴米油鹽之憂,你在日子的循序漸進裏,尚能營營追求與構築歡愉和幸福感,小心信仰某種不永恒裏的永恒,尋找你自身的“剎那便是永恒”。但是記住,只許你念及此在以及望及此生即止,你便會樂樂所有,無論功名利祿、天倫之情、休閑享受、社會公益或凡此種種,任何你此生可想可成就之事。

泡在雨中的城市盡顯慌亂。

而你,慌亂景象中移動著的其中一撮人影,如你看見一身狼狽演繹一場鬧劇的其他人。加快步伐的你和行人,著急避雨,發絲是少沾了些雨,平底鞋卻早是快沈溺的船,裝滿水的重量。於是沈重的,你無法分清是肉軀、是靈魂、是身世,還是——真的只是水積,而已。而你存在於世的重量,若有似無,卻是不得不思量。正如你避著雨,卻早已身涉這趟渾水中,避無可避。你在車站望向你觸目可及的範圍,半舊的灰色調天空被高樓夾擊,棟棟高樓霎時又似被雨水泡軟,肌理纖維松脫,模糊抖曳,仿佛高樓可以隨時不再是高樓,你的所在,也可以隨時毫無意義。

畢業後的你穿上正裝,褪下牛仔褲、T-恤,終究成了一名白領麗人。一個中文系專業的女生卻進入金融服務機構工作,手上的文字從人文感性變成文件協議書的一本正經,抑或宣傳冊子的煽染。但這尚且是你最喜歡的工作內容,但凡涉及文稿的翻譯和草擬,你是經理的首要人選。除卻這一環工作,除了初時對於新工作的不熟悉與焦慮,後來你漸漸成了重復與完成規律的機械。你的腦袋不停地在接納與收取信息,已經無暇騰出空檔進行太多創造性的想象活動。

許是曾經幾段噩夢齊齊落下一室黑把你吃進孤島的日子讓你過於恐懼,你寧是活在人群當中與他人共在。每日,你按時與上班族魚貫擁塞進車水馬龍裏、手敲鍵盤任憑目光與熒幕的光影傻傻分不清楚;午飯送菜入口時偶爾也奉上一只耳收容浸潤之譖,一同待日光老去,回家照鏡卸妝時才忽地瞧見自己。

媚俗,是對存在的全盤認同。米蘭昆德拉說。

走進人群能否進入存有的狀態?不曉得。你純粹希望周圍都是人,縱然他們生命與存在中的某種真實並未對你泄露。參與他們,藏身熙熙攘攘,假裝你的日子與生活,如常,無異;假裝你亦是,日常的一份子。


星洲日報/文藝春秋‧文:劉詩慧‧2013.05.05
http://life.sinchew.com.my/node/5540?tid=63


Sunday, April 28, 2013

生命的轻与重:存在与选择——《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阅读笔记


阅读米兰·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前,身边有几位好友已经看过。偶尔让朋友给我推荐一些小说,书单里也常会蹦跳出米兰·昆德拉这本《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说这是爱好文学的人可以读读的一本部作品。那么问及他们的读后感,朋友们大多都一副“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表情,说这本小说难懂,总有似懂非懂的雾包围在他们阅读的过程里。这回自己阅毕,总算领教这本小说传言的难懂为何。


至于难懂的原因嘛,后来我在一场读书分享会里小小地分享了我的看法,大概关乎其哲学思维的模式/术语,叙述结构(外部与内部),如文本的对话性结构、叙述程序、诠释性结构等。文本结构固然有趣,但是这不该是这篇阅读感想的重点。下次再好好研究、总结。

米兰昆德拉将小说设置于1968年苏联入侵捷克的政治历史下,但是政治事件不过是他小说的布景,就像一位舞美专家只用几件于情节必不可少的东西来安排出一个抽象的舞台,故此历史背景的选择是米兰昆德拉为其笔下人物创造一个有揭示意义的存在境况而设置的。这部小说由七章组成: 1.〈轻与重2. 〈灵与肉3. 〈误解的词;4.〈灵与肉5. 〈轻与重6.  〈伟大的进军7.〈卡列宁的微笑,分别以4个人物的生存境遇为小说的叙事核心,即托马斯、特丽莎、萨宾娜和弗兰茨。

毋庸置疑,这本小说的中心主题当是对存在的叩问,藉由小说人物的生命经历与选择将小说置入哲学的思考层面,对诸如存在、媚俗、灵魂与肉体、永劫回归、时间的必然性与偶然性等多方面进行深入的挖掘与思考。而从小说的外部叙事结构来看,7个章节当中“轻与重”和“灵与肉”就各占了两个故事章节,这里我们不难看出以上两者是作者构筑小说情境和人物的关键词,诚如米兰昆德拉自己所言:“在写作《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时,我意识到这个或那个人物的编码是由若干个关键词组成的。对于特丽莎,它们是:肉体、灵魂、晕眩、软弱、田园诗、天堂。对于托马斯:轻、重。在题为《误解的小词典》那节,我研究了弗兰茨萨宾娜的存在编码,我分析了好几个词:女人、忠诚、背叛、音乐、黑暗、光明、游行队 伍、美、祖国、目的、力量”。这些关键词就在小说的情节与境况里逐步地为作者的提问延伸更多思考和探索的空间。同时与一般小说有别的是,米兰昆德拉这部小说创作所关注的重点不是人物行为动机的展现或人物内在心理的刻画,他所关注的是人生存境遇的设定和变换,喜欢透过小说人物对自己存在的发问去发展故事情节,去推演人类生存的可能性与限制性,再透过这些可能性与限制性(情节发展到某个阶段的结果)去回答自己的假设或形而上的思考疑问。

有趣的是,米兰昆德拉昆德拉并不像一般的作者在小说里尽量使小说人物独立,而使作者自己的观点隐去,不干预读者的阅读,使读者投入进小说故事当中,希望将小说的虚构性减至最低。米兰·昆德拉恰恰喜欢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里大量的介入自己的想法观点,不断提醒其小说人物的虚构性,仿佛预示着我们小说人物的存在具备某种荒唐性,借以暗示人类的存在亦是。比如在文中的第二章,米兰·昆德拉就以自己的叙述声音介入:“作者如果想让读者相信他笔下的人物曾经真实地存在过,那是一件很蠢的事。这些人物并非出自母亲的身体,而是诞生于几个引人联想的句子,或是一个关键的处境”。于是如果你在阅读米兰·昆德拉小说的时候,对他的小说创作观有所了解,你会发现这本小说的有趣不啻是对于存在的种种提问,其中还显现了许多作者的创作观,尤其他一向来将小说的艺术价值和作用置放在很很高的位置上,他认为“真正的小说家都聆听过超自然的声音”,而“伟大的小说里蕴藏的智慧总比它的创作者多”。

这部小说宛如一步四重奏。托马斯与特里莎的协奏是小说的主旋律,而萨宾娜与弗兰茨的协奏则丰富了托马斯与特里莎的主旋律。然而这四个小说人物各自都背负着自己生命的重量,在一些既有的生存境遇里,不停地选择、追求、寻求突围,然后却也仍然不间断地经历迷惘。为什么总是在迷惘当中?这种迷惘是因为生命的一次性,生命的不能重复,也因为 “我们所追求的终点总是罩着一层薄纱。一个想要结婚的姑娘,心里渴望的是一个完全陌生的东西。一个追求荣光的年轻人,根本也不知道荣光为何物。给我们行为举止提供定义的究竟是什么,我们对此始终全然不知。”他们一方面背负着自己的身份存在着,一方面却又是对自己的存在抱着怀疑或抱着一种近似背叛“存在”的欲念和向往。

比如弗兰茨,他是巴黎天资过人的学者,从其 20岁开始,摆在他眼前的就是保证功成名就的学术生涯。这样的生命境遇与身份对绝大多数人而言或许已经很令人羡慕,然而弗兰茨却总想“走出自己的生命,就像我们从自己的家里走出去,走到街上去。” 弗兰茨觉得他被书本包围的生命并不真实,但他却未曾意识到:“他认为不真实的东西(被图书馆隔离起来的工作)正是他真实的生命,而他视为真实的游行队伍,却只是一场演出,一场舞蹈,一场庆典,换句话说:是一 场梦。”阅读至此,我不免会感到怖惧:什么才是我们自己真实的生命?我们长成如斯年纪,即将迈步前往的那个方向是否真实?抑或,真实与虚幻不存在于相对的语境里? 于是一切不过是虚空,这样的思考方向正接近着米兰昆德拉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小说的其余3个人也分别置放于不同的身份里,特丽莎是在自己的灵与肉之间不断探问,萨宾娜的生命极力表现的是个体的生命,她抵抗一切媚俗(Kitsch), 极力做到“不往人多的方向走”,不停透过“背叛”的意念去从她所处的日常或境遇里跳脱出来,正因为她信仰的美是一种“被背弃的世界”。而托马斯则是这4个人物当中占有主导性的一位。我甚至大胆假设托马斯的存在境遇是这部小说存在的开始,托马斯的存在问题是作者首先思考的问题:生命的轻与重?而对于人类的一切选择之前,即在涉及我们到底要选择一个负重的生命还是一个“轻”的生命之前,我们就有必要了解“轻”与“重”的一些本质性问题。


前面探讨弗兰茨想走出自己的生命,走出他认为自己生命里某个负重的部分,迈向“轻”的方向,用东方道家的概念即是“空”与“无”,用西方的概念范畴可以说是从存在主义步入虚无主义。我想米兰·昆德拉对“轻”与“重”的思考至少可以建立在两件事上:生命的一次性与尼采的永劫回归。而我为什么会认为“轻”与“重”的思考不断地在存在主义与虚无主义之间游移?因为米兰昆德拉告诉我们,“永劫回归的幻念以否定的方式肯定的一件事:一旦消逝便不再回头的生命,就如影子一般,没有重量,预先死亡 了,无论生命是否残酷,是否美丽,这残酷、这美丽、这灿烂都没有任何意义。我们可别太把它当回事……”米兰·昆德拉在全书的前两页似乎就已经发现了一些结论,而允许故事继续进行不过是验证他的想法。

有人或者会觉得米兰·昆德拉的某些思考结论倾向消极。但我觉得米先生从来没有给过结论,他只是提供可能的方向、可能的选择、可能的细节和百万可能的其中 一个结果。更何况,或许直面人的生存境况,我们才能以一种更豁达而远阔的视界去观望这个世界和自己的生命。这个道理就如同海德格尔对死亡的正视一样,一种 “向死而生”的生活态度。而无论生命置放于到何种境况,是“非如此不可(Es muss sein)”,是“偶然”,还是“选择”,生命的成就其实在于个人。意义,意义,生命的意思,自定义。 


-----------------------------------------------------------------------------

p/s:写于2012年10月尾巴,后来认真整理再写了一篇比较完整的,交差给一位老师,赚取小外快。如果写作文本分析和读后感可以当正职,还真好。对于这本小说,还有许多想法,零零散散,无暇静静写出。即便这一篇“草稿”写得也是初步感想,写得乱七八糟。啊~什么时候,我的行文和表达才可以更好些(哭)。Btw, 真喜欢米先生,爱他~♥






 


Thursday, April 18, 2013

时间不曾死亡



炎夏的午后,我撑伞缓步走在小巷的柏油路上。

我从家里的死寂逃出,溜达在死寂空间更大的街上。巷与巷之间吞吐出绵延长的道路,像蛇狡黠的吐信。周围两侧的住宅围列得很整齐,每一栋四方里暗藏着许多纷杂庞大的故事,而我就在其中,接应凡俗的尘事。

亲爱的, 如何让你知道我多么害怕白天一个人呆在家里?我看见阳光液态般倒入我的房间,听见壁钟的秒针滴答疾走,嗅闻出露珠浸润了一个早晨的花香馥郁,还听见隔壁邻居锅铲相击,为她的孩子准备午餐。当一切生命的运作挥舞得正起劲,我调空的的心灵愈加惊慌。我的耳目清晰地感知日光之下的分秒和生息,然而我似在等待死亡的过程里,在生活里尝试挖掘却再也挖掘不出生活。这种活着的死亡,徒让死亡的意义更加真实而深刻。

我如何不感到惊慌呢?

我倒是宁愿白昼没有日光、壁钟没有时间、午寐没有梦、繁花没有花香、亲人没有亲情,坚定一切万有中的虚无,我尚能完全死亡,但我却又在死亡中贪恋时间的延续。

我知道我应该明白。生活如此,在亡灭的氛围中总能继续它的道路直至末了。

P/s: 伟哲邀稿时,正是2012年的新年假期,2011年尾的两块悲伤,是新年啃下的糕。我在新年里忙着到律师楼,警察局,消防局,拿信,以为证据可以换来公义。但后来公义于我不值多少分量,因它无法换赎生命。500字限,伟哲要求以“时间”为主题,长篇日记里就摘下了这段落交差。特别感谢伟哲,感谢他具备的热诚和心思去小小的策划了这 个八字辈特辑。还有,我特别特别喜欢这特辑里头一首诗歌——《查无此人》,一个从我大一就喜欢读他诗的帅气学长之作品。

可以看其他人的小文作品:
http://www.kwongwah.com.my/supplement/236/

2013年4月16日《光华日报·副刊·文艺·八字辈特辑》

Monday, January 28, 2013

Les Miserable

27/1/2013,Sunday, 雨



今早教会主日崇拜,与刚认识的几位可爱女孩吃午餐。餐后,S mummy稀奇难得地问我要不要去看电影,而且还提议看Les Miserable。近来只有两部极想看的电影,即Life of pi 与Les Miserable,故妈咪的提议正中我意愿的红心,问了另外三位可爱女孩,大家都同意,于是事先没有计划便如此这般生产出一同看电影的计划。

片长约莫2小时40分钟的Les Miserables, 我几乎就用了3分之2的时间在哭,断断续续,如同世间喜乐以外的悲痛,现下时间段眼泪止停,偶尔风干的过程甚至无法完成,你又得在另一个时段催生眼泪,也不知道眼泪洗涤的是眼睛,还是灵魂,总是一边流泪,一边想着眼泪在你生命进程的意义。然而流泪永远是一种生而为人的必须,无关你是否被赋予权柄知晓答案。

在未观看这部电影前,之前看了他们的宣传片,知道他们是singing Live,根据自己的情感情绪临场发挥“唱对白”,事实上应该不算对白,是以宣叙调的方式完成叙事本身,唱段的停顿与处理随演员的表达需要而自己设定,音乐为辅,说事为主,即使是简短的对白也有音乐旋律的变化。嗯,用音乐旋律的变化来加重情绪变化,加上英文歌词真的都很美,看他们像是把诗词从自己生命个体内部酝酿,吐出,音符勾着文字,传达给观众的,能不紧紧揪住你的心吗?至少我便是其中一个,心揪眉蹙地在电影院黑箱里看他们世界里的黑箱。尤其看剧中Fantine被迫赶出工厂(而她并没有犯下任何错误,她的错误大概是就是她的美丽使无知女人为她制造错误),被丈夫抛弃,家乡女儿病重,经济压力下,她被迫卖头发、卖牙齿、最终沦落为娼,卖了自己的尊严。众多首歌当中,我特别喜欢Fatine唱的I dreamed a dream,那是她被迫为娼后,衣衫不整,坐在棺材式的床上唱的曲子,字字噬咬人心,唱出从对人生的盼望转入彻底的绝望情绪:

I had a dream my life would be
So different from this hell I'm living
So different now from what it seemed
Now life has killed the dream I dreamed. (节选)

Fatine出卖自己的那张床,剧作组又似别有用心地用了一副棺材,配搭Fatine的唱词:“Don't they know they're making love to the one already dead?”,道具+唱词凄厉而完整地给你一个人格尊严死亡的悲凉。

故事的主轴线是从男主角Jean Valjean展开的,为了自己妹妹挨饿的孩子去偷面包,结果被判刑服苦役19年。出狱后偷取主教银器又被警察捉,主教为免他罪行,说那些银器都是他送给 Valjean的。尔后主教还说Jean Valjean昨晚走的太仓促,主教来不及送他最好的礼物。于是主教从餐桌上拿了两根常烛的蜡烛台给他。我觉得这里也是很美的寓意暗示,蜡烛的存在本该与光同燃烧。如果根据圣经的观点,我们都知道圣经的教导提出上帝于人的生命里有美好的计划。而主教递给男主角的蜡烛当然没有点上火光,那看不见的光,看不见,但其实你有权利选择相信光的“应该”存在。如果继续根据圣经的思维逻辑,现下的受苦是为了预备将来的意义,是为了成就上帝于人身上美好的旨意,蜡烛的存在是为了燃光,而光,却又往往在黑暗当中显明。

看不见的光, Invisible。依稀记得圣经也次提起“看不见”的概念,如:
1)我们所注重的不是看得见的,而是看不见的;因为看得见的是暂时的,看不见的却是永恒的。(哥林多后4:18)
2)信,是对所盼望的事有把握,对看不见的事有确据。(希伯来书11:1)
3)......因为他恒心忍耐,如同看见了不可见的那一位。(希伯来书11:27)

故此,基督里头的“看不见”本身就是一种“信”的种植,正如主教给男主角种植“信”与盼望一样。一个无过多赘言的送蜡烛举动带有的祝福与期待便是:“你们是世上的光(太5:14-16)”于是一个怨恨上帝、怨恨生活的生命便继续思考自己存在的信仰。

整部戏给我的思考和感动一样多,英文作为第二语言,不精专,但是却没有给我一丝审美疲劳,这其实也该感谢中文字幕的翻译不像一些电影那样,用字译的方式,而是意译。因为歌词都带些诗意的情境,所以如果直译,歌词的意境便难以塑成。

而其中一个让我想得比较深入的是警探Javert和男主角 Jean Valjean之间的冲突对立。在Javert的价值体系里,他认为男主角Jean Valjean一日为贼,终生为贼,他似乎抱有强烈的阶级之分,仿佛妓女小偷的人格不可信,不留情面、在没有更公正地审判管道下,他总是根据自己的认知判断人的好坏。所以他穷尽一生与偷面包救孩子的男主角对立,时时抱着追捕男主角的决心,执行他认为的公义和律法。不知道为什么,Javert警官一直会让我想起圣经里的法利赛人,他拥有职责上的权柄,但是他的律法底下有的却真的只是律法,那并不是怜悯、公义和真理。我看着Javert 唱歌,对着星月发誓捉拿比他善良的Jean Valjean(那首歌曲是Star),一副坚信自己是正义化身的样子,那让我很害怕。我在想,每个人都有自己认为很正确的事,都有自己觉得很靠谱的信仰或生存信念,但是如何判 断自己认为的“正确”是坚固牢靠的?因此当男主角Jean Valjean在警官Javert被挟持的时候,他本来可以杀死Javert,但是最后却放走了他。对于Jean Valjean 所给予的原谅和仁慈,使道Javert的整个信仰体系受到质疑(想象,如果你一直坚信的东西已经没有分明的界限,甚至向你揭示你的信是错误的,那的确挺可怕的)。最后,他放走了男主角,又认为自己背叛了自己的原则、价值判断受到质疑,Javert最终投入黑暗的河流漩涡中。

我很喜欢小时候的 Cosette。我觉得她比成年Cossete漂亮,而且主观觉得她唱歌的声音很好听,而成年Cosette相对来说歌唱没有很吸引我。而Cosette 这孩子的本身就是爱和希望的代名词。至少,她牵系着来两个人的的希望来源:Fantine &Jean Valjean。Fantine作为Cosette的母亲,即便是工厂里众多工厂女工诬陷、沦为娼妓,但她还是拥有支撑的力量。而之于男主角Jean Valjean, Cosette 更是他生命的春天,他知悉自己从此有了父亲的责任,他多了一个身份的意义。责任,有时候似乎不是负担,是生命能够给予的喜悦,是对方喜悦而自己也有的快乐。

当然除了上述小小提到的,整部戏还有许多感动人心的地方 。(嗯,是感动,不至于撼动)比如有个小男孩——Gavroche,他是革命地下早熟的小男孩,最后以歌唱讽刺敌军被枪杀,壮烈死去。他调皮早慧的形象很讨好人,唱歌和小Cosette一样很令我欣赏,不到美音的标准,但是声音好听、唱调稳定。而Thenardier夫妇是这部略带沉重故事中扮演插科打诨、诙谐鲜明的角色形象,他们的唱词也很可爱。

如果用最简单的话来说明这部戏的主题,我放大的部分(每个人看事物放大的地方或审美取向不同)大概是人格信仰上的救赎。说这话的时候,我想着的其实是男主角 Jean Valjean。我看见他如何从对世界的怨恨、绝望转向成为能够爱的人。虽说剧中男主角信仰的对象是上帝的公义,看似上帝成了他生命里的救赎。但是若果不是他个人的选择,个体上的救赎不可能可以实践。所以“选择”以及“自我”与“存有”之间的关系,还是我不小心放大的地方。

对于雨果表现的苦难,他似乎提出了与冰心一样的解决方案:爱。而悲剧啦、苦难啦,很容易引起人们的兴趣。我觉得悲剧(此指狭义的悲剧,就是只谈剧本,不谈真实生活里的悲剧)容易吸引人的目光。它本身就是透过仿摹现实生活的痛苦引起观看者的怜悯和惊恐。其实想想,人应该不是变态才对,喜欢看见他人受难自己幸免,应当是希望在戏剧里透过共鸣故事角色的痛苦而懂得怜悯,懂的感恩、委屈的情绪也得以抒发吧,

还是想说,歌词都好美。